阅读历史 |

第46章 第 46 章(1 / 1)

加入书签

傅怀砚说完这句话就转身前往净室。

他说了是片刻, 明楹却迟迟都没有等到他从中出来,只能听到不远处滴漏渐次作响的滴水声。

时近深夜,明楹将面前此时的小几上整理了一下, 还是没有看到傅怀砚从净室之中出来。

她等待时稍微觉得有点儿疲倦, 抬眼看向了之前傅怀砚坐过的圈椅, 她犹豫了片刻,看了看不远处的净室, 还是想着坐在上面歇息一会儿。

她这几日其实睡得都不算是很好, 此时坐在圈椅之上, 垂眼看了看棋盘之上的落子,看到他解的是之前流传已久的一局死棋,破而后立, 黑子势如破竹,解了棋势囹圄,杀伐果决, 是全然不同于常人的落子思路。

落子的时候其实不太像他本人那般带着一点儿疏离,而是一击毙命的来势汹汹。

明楹撑着脸侧,因为此时东宫殿内带着浅淡的檀香味,所以她不知不觉之中, 察觉出了一些倦意。

殿内寂静, 她只觉得思绪有点儿越飘越远, 浮在空中,落不在实处。

傅怀砚缓步走出的时候,就看到明楹此时俯身靠在小几之上, 呼吸平稳, 眼睫阖起, 身上的外衫有些滑落。

圈椅于她而言显得有些大了, 只占据一半,衣裙堆叠着倾泻下来,或许是觉得有点儿冷,稍微蜷缩起来,纤长的羽睫在眼下覆下一大片的阴翳。

傅怀砚抬手用帕子仔细地净了手,随后又认真地擦拭着自己的手指。

他垂眼看了看明楹,将帕子放在桌上,随后稍微躬身,看了看她此时的模样,很轻地笑了一下。

随后他将她身上滑落的外衫提起,覆盖在她的身上。

傅怀砚自己随意地处理了一下身上的伤口,就将衣襟拢好,然后动作轻缓地将明楹抱到了榻上,为她盖好被衾。

明楹其实睡得并不算是很沉,能隐隐约约察觉到自己被人抱在怀中,只是思绪涣散,所以只在他怀中找了个更为舒适的地方。

傅怀砚察觉到明楹在自己怀中缩了一下,唇畔抬起。

他坐在小榻旁,为她掖好被衾,俯身很轻地吻了她的眼睫一下,并没有留在寝间,而是转身离开了寝殿。

临走的时候,还将立在小几旁的宫灯给熄灭了。

因为毕竟是夜间,所以有些起风,虽然是春日,还是显出几分冷意来。

川柏悄然无声地出现在傅怀砚面前,迟疑地看了看他身后的寝殿,“殿下现在这是……”

傅怀砚语气随意道:“孤去偏殿歇息。”

川柏一下子有点儿没反应过来,随后才有点儿磕巴道:“殿下不宿在寝间吗?公主殿下今日不回春芜殿中吗?”

“小声些。”傅怀砚看了看川柏,“她睡着了。”

川柏挠了挠头,哦了一声,思忖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那殿下……需要备水吗?”

川柏这话说得非常小声,几近是气音。

他视线飘忽,还在想着,这哪里是上药,整整一个时辰,就算是殿下浑身是伤也该早上完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还在想着自己方才那话是不是实在僭越了些,只是这……万一只是殿下有些不好意思提及呢?

傅怀砚抬眼看了看川柏。

“不必。”他语气平缓,稍微顿了顿,接着道:“吩咐下去,明日早膳早些备好,记得要补身清淡些的。”

川柏此时目不斜视,没有再多问,只应了是。

明宣殿此时灯火通明。

太后素来养尊处优,今日也是难得地显出几分疲态,鬓边的烧蓝发簪在烛灯下显出瑰丽的色泽,她扶着额,缓声问道:“那圣上现在想要如何办?之前的事情是圣上求到长诏宫中的,现今太子对王氏下手,也是因为圣上而起,骞儿升迁无望也就罢了,总不能将整个王氏都得搭进去。”

她镶着宝石的护甲在灯下熠熠发光,此时话意之中带着些许妥协,“即便是弃车保帅也罢,圣上至少也要免了嫡系的罪。那些罪名实在洗不掉,推到旁支身上也无妨。主要就是圣上现下想怎么处理。”

“京中氏族不识抬举的不在少数,王氏则是一向对于陛下忠心耿耿,况且陛下也阖该知晓,抄家抄出来的钱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太后说的这些,显帝自然知晓。

王氏虽然别有居心,但是至少确实与太子不睦,现今傅怀砚抄了整个王氏,日后若是王氏得以保全,就必然是向着他的。

王氏就算是再不济,至少也有个曾是阁老的先辈,还曾出过两个皇后,其中盘虬错节的势力更是不知凡几,也算得上是一大笔助力。

现今虽然王氏彻底不可能与太子往来,但若是仍由傅怀砚动作,整个王氏流放三千里,那么就算是一步棋,那也是死棋,排不上什么用场。

只是说是要救,却又实在说不上是一件易事。

王氏的所有事情皆把控在傅怀砚手中,手中证据确凿,只要经由政事堂之手,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现今显帝手中并无什么实权,政事堂那群人精未必愿意听他的话,况且此事豢养私兵与贪墨是定局,想要救下王氏,谈何容易。

现今之计,大概也只能是围魏救赵了。

“太子现今手握权柄,不过是因为他面上还是从未行差步错的太子,”显帝觑着太后的神色,“若是太后当真愿意舍弃王氏旁支,也并非是全然无路可走。”

太后听闻这事还有转机,问道:“圣上此话当真?”

显帝狠狠咳嗽了几声,脑中细细地想了想自己的那几个儿子,其实也并不是全然没有选择,傅怀砚这样嚣张行事,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弱点。

若是他不是太子,那么政事堂的那群人即便是再拥护他又能如何?

只要他这白璧无瑕的声名被毁,那么这一切困局也将迎刃而解。

等到他有了一个由头可以废太子,那么现在再扶持一个好拿捏的皇子,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权柄,还是要归于自己手中。

即便是傅怀砚现在手头有兵又如何,等到他不是太子了,有的是理由收到手中。

现在显帝大权旁落,不过是朝官见他势弱而已,等到翻了天,朝中那群人精自然也是见风使舵,不可能守着一位大势已去的东宫太子。

显帝想到这里,面上难得显出几分兴奋来,低咳着唤:“……李福贵,把朕的药拿来!”

李福贵连忙应声,手中捧着一个瓷瓶送到显帝面前。

显帝倒出几粒鲜红如血的丹药一口吞下,面上带着笑,咳嗽也随之止住,他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太后,“朕说的,自然是真的。关于这一点,王氏与朕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太后不必担忧。”

“东宫看似无可指摘,却有一个极为致命的弱点。若是太后想要救王氏中人,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只要能扳倒太子,王氏不仅满族无罪,只要王氏识时务,被收缴的钱财与豢养的私兵,朕也可以当做并不知晓,尽数归还。”

太后自然也知晓显帝此时手上也并无多少实权,只是事到如今,与王氏站在对面的人是傅怀砚,她即便是识时务,也并无办法。

太后能从宫中这么多妃嫔之中成为太后,自然也不是全然会因为显帝的几句话动摇了心智,她瞧着显帝此时的模样,心下犹豫了片刻,随后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道圣上说的那个弱点是……”

“太后还不明白吗?朕这个儿子,百密一疏。”显帝哼笑起来,“他是为了什么将容妃的儿子送进慎司监,又是什么对王氏下手?说起来还当真是可惜了,因为一个女人棋差一着,贻误大事,还真是个痴情种。”

“秽乱宫闱,这么一个罪名一旦落在了他的身上,不知晓朕这个素来品行出众的儿子,还怎么坐稳东宫储君这个位置。”

那时天下言官的痛骂斥责不用多想,也是可以预料的甚嚣尘上。

而且会因为傅怀砚素来为人所知的光风霁月,而更为反噬在他的身上。

世人善于造神,将这个自己臆想中的人加以美化,而一旦发现这个人并不如自己想象之中这般完美,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从而加倍厌恶。

明楹的确并非是他亲妹,但那又如何。

他们曾是名正言顺的兄妹,只要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显帝那时对明楹不过是一时起意,在宫中无意之中见到了这个公主,才想起来宫中还有这么一个人物。

随手与太后做了一个交易,于显帝而言,即便是当真成了,也绝不可能给这个孤女什么名分。

于他自然并无任何损失。

给了她明氏女的身份,不过是想着若是得了几分意趣,等到日后再召进宫里就是,反正那时人们也说不得早就已经忘了这层身份,无人敢于置喙。

那时派去长诏宫中的内仕不知道到底死在了什么地方,却引出了这个儿子的唯一弱点。

显帝哪里看不出来,若不是因为自己的这个交易,这个儿子只怕是还要将心思藏得更深些,未必会在这个时候展露出来。

即便是知晓自己将要落得满身骂名,却还是这样行事嚣张,难不成是当真想娶这位自己名义上的皇妹不成?

这样天真,实在是……蠢不可及。

翌日天明。

王氏众人此时都被羁押在天牢之中,毕竟是曾经的大氏族,是以即便是全家都深陷囹圄,朝中的事态转瞬就变,这些狱卒对于这些曾经的权宦,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说不得过不了多久就得以平反,往后了还是群权宦,也不是自己这样的无名小卒可以开罪得起的。

虽说是犯了事,但是这权贵之间的事情,这哪里说得准。

狱卒也不知晓王氏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情,只知晓这件事是经了太子殿下的手,犯得应当也算是重罪,不然也不会将整个氏族都关在了天牢之中。

天牢一向都是羁押重犯的地方,其中自然不乏权贵重臣,只是整整一个氏族都被羁押在这里的,也还是少数。

王氏还有太后奔波着,还有些姻亲关系,此时族人坐在牢中,其实倒也算不得过多担心。

毕竟他们家中还有个在宫中的太后,纵然是为了孝悌之道,太子也未必不会顾忌到这层,不会让全族都流放三千里。

不过就是损失些钱财而已,家中还有铺子与田庄,其实倒也不算是什么。

知晓这一点,王氏族人倒也并未有过多的担心,只是偶尔还是有些私下的议论。

“大哥,你说我们家中的事情应当也不算是什么,不过就是些京中世家大族都会做的事情,这傅怀砚……”说话的人压低了声音,“为何执意要与我们家过意不去?现今被关在这里,这地方实在不是人可以久待的,我实在是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哦对了,还有之前侄子的事情,不过就是升任一个御史大夫,按照骞儿的资质,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圣旨都已经下了,却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还是被驳了回去。”

“咱们家,到底是哪里得罪了那位太子殿下?”

“这话你问我我哪里知晓,我寻常也不怎么见到这位太子殿下,就是自从之前圣旨以后,咱们家就开始诸事不顺,现今还因为这点儿事情被查抄——”

说话者觑了觑周围的人,悄声又接道:“难不成,是因为长姐在宫中与圣上之间走得近了些,现今太子才拿咱们家开刀?”

“长姐是什么人你不知晓?断然不可能会为了圣上得罪太子,况且咱们家向来不掺和这些事情,谁能成想,这容妃家中尚且相安无事,率先遭了难的居然是咱们家!”

这事王氏族亲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毕竟不过就是升迁这么一桩小事,即便是傅怀砚觉得有点儿不妥,他也已经驳了回去。

不过王骞前段时日的确与太子殿下中间起了些摩擦,但是傅怀砚一向都不会太过计较这些事情,现今这幅境况,的确是王氏从来都没有设想过的田地。

只是有太后在奔走着,想来也并无什么大事。

今日一早,长诏宫中的婢女前来为王氏送膳。

其实这原本是有些于理不合的,但是长诏宫是什么地方,那是太后的居所,宫中上下素来以孝悌为先,所以狱卒们两两相望片刻,还是放行了。

王氏族人瞧见长诏宫中来人,面上皆是带着几分喜色。

只是等到他们问起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的时候,这几位前来送膳的婢女却又都是面有难色,只能摇头作答。

这件事是由太子经手,她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没有准信。

王氏今时犯的错可大可小,京中氏族大多都有些阴私事情,也算是常事,只是要看傅怀砚到底是想如何处置了。

王氏族人见到婢女面露难色,心下顿时知晓现今京中状况,心下猛地打了一个突。

再过不久,他们就要被押送到政事堂中了,即便是王氏已经并无人在朝中时任一品职官,但是也知晓,现今的政事堂,几近是傅怀砚一个人说了算。

也就是他们一整个氏族,还是要被捏在傅怀砚的手中,生死,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这种全然由别人掌控命运的滋味绝对谈不上是好受,就连王氏族人自己,也不知晓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与傅怀砚有了过节。

只有王骞还在为自己出言挑衅傅怀砚心生懊恼,他素来娇生惯养,何曾受过牢狱之苦,现今这个时候才知晓后怕,但是也不敢与家中长辈说起自己与傅怀砚之前的事情,生怕招惹祸端。

此时像是个鹌鹑一般缩在角落之中,不曾出声。

他那时候以为自己多半是板上钉钉的御史大夫了,还想着针砭时弊,痛斥太子傅怀砚把持朝政,以下犯上,越俎代庖,谁能成想现在整个王氏的命运都捏在这位太子殿下手里。

王骞瞧着长诏宫中有人前来,眼中忍不住亮了亮,小声问道身边的人:“是姑母宫中的人……想来是事情有了转机!”

王氏族长手中提了提食盒,眸光稍沉。

夜深人静之时,王氏族长从食盒之中缓缓摸出一个暗层,拿出里面的字条。

只看到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一段话:太子与傅明楹有私,东宫失德,政事堂堂审当日,当于众臣面前,揭发此不伦之举,广而告之。

切记。

傅怀砚并未想过放过王氏。

现今的这张字条,是王氏唯一的生机。

章节报错(免登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